镇江北固山,如诗如画美清秋 |
发布者:镇江三山风景区 发布时间:2019/11/21 9:21:50 点击次数:633 关闭 |
滨江一湾风光带,高楼林立,构成一排现代都市城际线,把小城装扮出大气派。一道绿洲中流分水,以包抄之势向东西两翼延伸,将半幅江水围成一片内湖,北固山与长江的日夕厮磨从此分离。
小时候经常去北固山玩,转眼之间的变化,令人感叹,北固山高耸的身姿到哪里去了?大概只有贴近它,才能体会到。我向它走近…… 面江的峭壁险峻还在,向下俯瞰,临深而股栗的恐惧不再强烈,因这个城市不断往高处生长,已习惯了高空凭览。山顶北固楼是近年复建的,临空翼然。 这里曾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登高怀古的地方,稼轩眺望长江壮阔景象,写下了传诵千古的诗句:“何处望神州?满眼风光北固楼……”
诗人触景生情,笔下展开一幅英雄画卷,“年少万兜鍪,坐断东南战未休……”从此,北固山头辉耀的英雄气概熔铸诗篇,成为千古绝唱。“天下第一江山”的碑刻还是老样子,深嵌廊壁 稳实厚重。字体新描了蓝,古朴之上添了飞扬气势,赫然夺目。其实它不是最老的样子,这是宋人书法,清代勒石,人们却照旧说它是梁武帝的手迹。 如同山上的铁塔,迭经唐宋明清多次毁而复建,人们念叨的还是唐朝宰相李德裕的功德。人们的记忆总是喜欢停留在时光最深处,珍惜的不正是它所凝聚的岁月份量?北固山叠压了大 历史遗存,上自先秦,下迄民国。厚重的文化底蕴铸就了它那苍老而又年轻的模样。
甘露寺香烟袅袅,曾经空寂的大殿,又坐满了菩萨。院里的广玉兰挂满了红绸带,美好的心愿都寄托在上面。 东吴古道台阶叠着台阶,排云而上,山在一步一步升高,看看顶头,感觉走上去就能摸到天。山上的古建筑群,修复一新,重门叠瓦,飞檐交错,气势嵯峨。整理后的文物,信息也从模糊走向清晰,朝代变迁可稽可考。所有的时间重新唤起了沉埋的记忆,人们在这份记忆里找回了北固山的历史高度,也找回了属于这个城市的风采和文化自信。 北固山的名气始于三国东吴政权统治时期。唐·许嵩《建康实录》记载:建安十三年(公元208年),孙权“自吴(苏州)迁于京口(镇江)而镇之”。 三国时的北固山脉是完整的,三峰首尾相连,主峰枕江而卧,余脉横亘东南,与西北的长江合在一起形成一道天然屏障。 孙权看重这里江山险峻的地理优势,遂将政治中心北移,于是在北固山中峰一带(如今的鼓楼岗)筑建了新的王城铁瓮城,确立了控楚负吴的战略地位。因此北固山成为东吴政权的军事堡垒,沿江一带水域也就成为水军训练基地和船舰屯驻港湾。 三国文化在北固山留下了浓墨重彩。如今凤凰池边的试剑石、甘露寺以及山底鲁肃墓、太史慈墓等,处处是一本故事,跨越千年,故事里的烽火硝烟依稀可辨。 海日生残夜,江春入旧年。固若金汤的铁瓮城已被历史的风沙埋到地下,坐断东南的英雄、气吞山河的霸主,亦随历史长河流逝。今日的阳光更加灿烂,潮平两岸阔,风正一帆悬。
在这充满丰收喜悦的季节里 让我们共赴这场菊花盛会 共赏这秋色中最美的风景 |
|